博主头像
莱茵信息开放中心

莱茵研究院下属的莱茵信息开放中心(“简称RIOC”) ,成立于2024年,是一个独立、非营利性、信息开放平台。

头图

社科学习笔记1——一个理论靶子

社科学习笔记1——一个理论靶子

主要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相关内容的整理
一、初见叙事:作为权力运作媒介的叙事
叙事不仅是文学表达形式,更是社会权力运作的基础性机制:

  • 资本营销:通过赋予商品故事背景(如“小罐茶大师作”)或虚构应用场景(如"饿货来条士力架"),将物理产品转化为情感价值符号,激活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式购买。
  • 大国博弈:建构意识形态合法性叙事(如"自由灯塔"vs"威权威胁"),通过历史记忆筛选(如殖民史的文明开化叙事)与未来危机想象(如气候议题的话语权争夺)操控国际舆论场。
  • 个体生存:人类作为"叙事性动物",其意义建构(宗教神话解释世界起源)、因果解释(辩证法、阴谋论、迷信)、行为规范("好学生不该纹身"的道德叙事)皆需叙事提供认知合法性——正如老板用"上市期权"叙事给员工画饼,实则是将剥削转化为共同梦想。

二、解构叙事:热奈特三元结构与日常权力博弈
1. 叙事的三层结构
故事层:故事层是叙事的内容本身,即事件、人物和情节的集合。它关注的是“发生了什么”。

  • 例:某互联网公司裁员事件包含时间、裁员人数、赔偿金额等事实

话语层:话语层是“如何讲述故事”(带有叙事者的主观意愿),即叙事在表达时的具体形式,包括叙述的顺序、视角、语言风格等。

  • 老板视角:"业务线优化聚焦核心赛道"(正向因果链)
  • 员工视角:"管理层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"(归因重构)

叙述行为:叙述行为是指叙述事件的行为本身,包括“谁在讲这个故事”以及“讲述的场合和方式”

  • 官方叙事:通过企业微信公告(书面/正式语态)强化权威性
  • 反抗叙事:员工在社交软件匿名发帖(碎片化/情绪化表达)解构合法性

2. 叙事的定义
叙事是组织和呈现事件的方式,包含视角、结构和意义的建构。往批判性延伸的定义就是权力主体通过选择事件、重构因果、操控媒介来建构意义的政治实践。


三、叙事、语言与文化
1. 叙事、语言与文化互动机制初步探索
结合目前接触到的维果茨基的认知中介理论、布鲁纳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学、热奈特的叙事三元结构、后现代批判等理论进行构建语言、叙事、文化的互动机制的初步探索(下图)。
 title=
2. 后现代批判视角的延伸
福柯关于"权力生产知识"的理论揭示了权力与知识之间深刻的共生关系,其核心在于权力并非单纯压制性的力量,而是通过生产知识建构排除机制(殖民主义叙事中将原住民描述为“未开化的”“野蛮的”,以此合理化殖民统治)与真理体制(福山的“历史终结论”)来维持统治秩序。
统治的稳固性不仅依赖暴力或法律,更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深层控制。叙事通过建构真理、排除异质声音,使权力运作自然化、隐形化。理解这一点,有助于穿透"理所当然"的表象,洞察社会运作中隐秘的权力逻辑。
以饮品为例子:
1)知识即权力:品牌通过定义“健康”“正宗”“高端”等标准,控制消费者的认知。
2 )排除即统治:不符合主流叙事(如是否正宗)的奶茶/咖啡被边缘化,消费者也被划分为不同阶层。
3 )真理即规训:人们不自觉用奶茶/咖啡价格和品牌标识自我定位,成为权力运作的参与者。

社科学习笔记1——一个理论靶子
https://rhinelab.ac.cn/archives/6.html
本文作者 rhinelab
发布时间 2025-02-06
许可协议 CC BY-NC-SA 4.0
已有 3 条评论
  1. 评论头像

    师兄的文章质量十分高,点赞微笑

    祭酒 March 16th, 2025 at 09:26 pm 回复
  2. 评论头像

    测试

    rhinelab 博主 March 31st, 2025 at 10:01 pm 回复
  3. 评论头像

    期待师兄的新文章斜眼笑

    祭酒 March 31st, 2025 at 10:25 pm 回复
发表新评论